對抗3C惡視力有妙方!內服+外用,遠離3C螢幕眼
一、視覺影像傳送圖
二、眼睛的構造及功能
虹膜 和 瞳孔
瞳孔的大小由虹膜所控制, 強光下瞳孔縮小,弱光下瞳孔擴大。
水晶體
- 水晶體很像清澈透明的蛋清
- 相關疾病:白內障
- 預防:避免紫外線曝曬
視網膜
位於眼球壁的最內層, 厚度不到0.2毫米,功能如同照相機的底片。
黃斑部
位於視網膜的中心,黃色的斑塊部位,負責中心視力。
阿姆斯勒方格表可自我檢測黃斑部有沒有病變。
為了抵禦光線,眼睛也有內建防光構造,瞳孔只是類似窗戶的作用;水晶體則是窗戶上的防光玻璃,可以吸收紫外光及 可見光之藍光;而接受光線直射的黃斑 部,其表層的葉黃素可中和藍光;
另外, 脈絡膜則有冷卻效果。脈絡膜屬於心血管系統,並且是人體中密度最高、流速最快的血液系統,除了提供視網膜養分外,也能快速把光線熱能運離視網膜,保護眼睛。
內服方面如何保養眼睛?
1. 葉黃素
能保護黃斑部,使影像清晰。主要食物來源:以蛋黃的生物可吸收率最佳,並富含玉米黃素及鋅,護眼物質相當齊備。
此外,葉黃素也存在於深綠色的蔬菜水果中,例如:菠菜、芥藍菜、油菜、綠花椰、甘藍、南瓜等。
2. 花青素
能促進視紫質的生長,提升視覺的敏銳度。
主要食物來源包括:山桑子、蔓越莓、蘋果或黑醋栗、藍莓等深色莓果,都含有豐富的花青素。
3. DHA
能保護視網膜神經節細胞。主要食物來源包括:鯖魚、鱒魚、青花魚、秋刀魚、沙丁魚、鮪魚、鮭魚及部分海藻等。
4. 蝦紅素
能放鬆睫狀肌、增加調節力。主要食物來源包括:蝦、蟹、鮭魚、藻類等海洋生物當中都可找到。
如何外用來抵抗光線的傷害?
外用:選擇防紫外線、防藍光鏡片
而「外用」也是防止黃斑部病變的利器。在室內外最好使用有防藍光的眼鏡,並且多讓眼睛休息,盡量少用3C產品,少用手機下載影片、玩遊戲,每使用30分鐘至少休息10分鐘,才能降低藍光對黃斑部的傷害。
.抗藍光鏡片,淺黃橘色較佳
由於藍光會對眼睛造成傷害,市面上開始流行抗藍光產品,尤以眼鏡和手機螢幕保護貼較多,但由於這類商品目前政府並未有明確規範,須濾掉多少藍光才能宣稱「抗藍光」或「濾藍光」,讓民眾常不知所措。
建議購買時,應請店家出示廠商檢驗報告,或諮詢專科醫師或驗光師,較有安全保障。
.太陽眼鏡要細選
功能:減低光的強度、亮度;阻絕紫外線。
建議鏡片顏色:
- 灰色、墨綠鏡片:降低明暗度,但不影響物體原色。
- 咖啡色鏡片:增加顏色對比度、視線清晰,可過濾掉藍光。
怕眩光可加偏光處理。
偏光鏡
.阿姆斯勒方格表
- 睜一隻眼,閉一隻眼
輪流用單一隻眼睛看視力是否出現異常,例如突然某一眼視力變差,可能是病變,必須趕快就醫檢查。 - 看格子圖裡的線條
是否筆直,還是出現扭曲變形,這可能是發生早期黃斑部退化。
定期做檢查
檢查對象:
- 500度以上高度近視的人,每半年到一年檢查一次。
- 近視500度以下的人,最好每一年檢查一次。
- 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病人。
- 有眼科家族病史的人。
- 眼睛曾受過傷的人需和醫師討論多久應該追蹤檢查。
- 40歲以後,每一年檢查一次。